欢迎光临岭南先贤网,您是第1816952位访客
通知公告:
花邑乡贤黄友

        黄友(1777—?),字谷诒,清乾隆四十二年生于南海县(今花都区)炭步镇塱头村。“剃刀友”是其花名。旧时,花县广为流传“剃刀友”发横财的奇闻。他虽为清代后期花县十大财主之一,但乐善好施,为后人广为颂扬。

 

 

“剃刀友”花名的来历

 

        “剃刀友”这花名的来由,讲起来有一段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黄谷诒出生时虽说是清代盛世,但在农村中贫苦农民仍然很多。黄谷诒的家境也十分贫苦,在私塾读了两年书后,因父亲多病,生活困难,只好辍学在家务农。才十岁的他,在母亲的带领下,很快便学会谋生的各种技能:上山割草砍柴,下田插秧割禾,拾粪积肥,种菜喂猪,甚至担柴上街卖,以及捡破烂,什么都去做。黄友可以说是一个苦孩子。但与“剃刀友”这个名称有什么关系呢?

        原来,黄友长到十六七岁时,已经是个劳动能手,他的身子长得还挺结实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一对眉毛又粗黑闪光,生起气来,如两把剃刀翘起。但他平日对人却很和善,乐于助人,左右邻居要他帮忙干些粗活,他也不辞劳苦去做,因此大家叫他“剃刀友”,叫起来很亲切,他听了别人这样叫他,也乐于应答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他做事很仔细,干净利落,一丝不苟。例如割禾,他一条禾穗也不会落下田里;在地塘(晒坪)晒谷收谷,也扫得干干净净,一粒谷也不浪费。所以有人说:剃刀友做事好似剃头一样,一丝不剩。“剃刀友”的名声便传遍附近一带,有些同辈老远见到他就大叫:“剃刀友!”他也大声应答:“大佬,有何贵干!”互相寒暄,有讲有笑,苦中取乐。

 

 

船上阴差阳错捡到银元

 

        “剃刀友”年轻时已有挣钱积聚财富的念头,他在炭步圩见到有人专门收购残旧钱币和烂铜烂铁,便虚心求教。原来,广州长堤有家商行专收购这些废旧金属,只要四处下乡收购,再集中送去广州出货,一转手可赚得两三成利润,是一门不错的生意,他也学着做起了这一门行当。他有的是气力,一双脚走得快,又不怕苦,经过一年的奋斗,收入果然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次,“剃刀友”背上一大袋残旧钱币和烂铜碎铁,从炭步圩搭船往广州送货。他上船后,将大袋货物放到行李架上,便坐下埋头养神。怎知船刚到岸,突然昏天黑地,闪电行雷,刮起大风。船上乘客见到暴风雨将来临,纷纷赶忙离船上岸。“剃刀友”一惊,也匆匆起身,扛起大袋货物,跟着人流上岸。这时天色将晚,又是暴风骤雨,他只好找一间小客栈住下,安顿下来,他才发现麻袋有些异样,虽然都是灰黄色的麻袋,但却显得干净齐整一些,不像自己的麻袋肮脏,还缝补过。他大吃一惊,难道是拿错了别人的袋子?连忙解开袋口,只见里面装着用红纸包着的一卷卷的东西,解开红纸一看,他惊呆了,全是白花花的银元,袋底还有银锭。他连忙关起房门,细细数了一番,共有银元300个,银锭100块,约200两。他明白是刚才离船时拿错了别人的袋,而自己的袋也被人拿错了。他不敢怠慢,第二天一早,扛起袋子坐船回到家中,把袋中的白银藏到床底。他一连几日去广州的码头打听有没有人寻找失去的银袋,但什么消息也没有,他只好回家,也不敢动用这笔横财。

 

 

挖粪池竟然挖出银元宝

 

        有一天,“剃刀友”到一块旱地挖粪池,准备用来积肥。真是“福无单行”、“喜有双至”,竟然让他挖出了七瓮白银。原来,这块地本是邻村一个大地主的,这地主只有一个儿子,从小好吃懒做,长大后赌博嫖娼成性,父母去世后,家产被他挥霍一空,把这块地卖给了“剃刀友”。自己最后因生活无度,短命死去。这败家子万万没有想到,这块地竟然埋有祖上留下的财宝。

 

 

晋身花县十大财主行列

 

        “剃刀友”获得两笔横财后,并没有过起奢侈的生活。他仍然勤俭节约,买了百多亩田出租,又在炭步街开铺收购残破钱币和破铜烂铁,运去广州出卖给大商行。他成家立业,勤俭持家,精心经营家业,不到十年,便成为清代后期花县十大财主之一,有田千亩,商店多间。当时花县有首民谣:

        塱头剃刀友,田心是麦牛;

        毕村大禹胜,古塘巴闭狗;

        横坑曾有光,广塘志和刘(刘和志);

        冯村林翰平,蓝坑猪屎秋;

        大塘黄甫仔,东向铭汤刘(刘铭汤);

        这首民谣每句前两字是村名,后三字是姓名或花名。至今花都有些老人家还能背诵出来,而且还能讲述这十个人是怎样发迹的。而剃刀友黄谷诒的事迹最为动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黄谷诒事业畅旺,还育有七个儿子。他小时候虽然没有读很多书,但受到当时塱头村耕读传家、兴学重教的风气影响,也盼望自己的后代能出人头地。他经常以同村先辈黄皞为国为民的事迹教育儿子,又以黄皞“七子五登科”的事迹,鞭策儿子们要发奋读书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儿子和同房的侄儿们有一个好的环境读书,他不惜花费巨款,在村里建立“谷诒书室”,聘请教师在书室开办私塾。
当时,塱头村黄氏各房已建有书院、书室十多间,其中“谷诒书室”建筑特别讲究,面积有二百多平方米,三间两进,花岗石拱门,石匾横额书刻“谷诒书室”,有砖雕匾列于正面两边砖墙上方,分别刻篆书阳文“文章华国”和“诗礼传家”八个字。室内还有“东坡执琴图”、“五贵图偶书”等壁画,洋溢着“书香之家”的气氛。黄谷诒富甲一方,热心公益,尊学重教,他的七个儿子有三个中了举人,被族人誉为“七子三登科”。

 

 

积墨巷和积墨楼

 

        说起塱头古村落众多的古建筑,以家庭个体兴建的住宅规模之大,建筑艺术之精美,唯黄谷诒所建的积墨巷和积墨楼可称首屈一指。

        黄谷诒文化不高,因受塱头村兴学重教的影响,不仅兴建了谷诒书室,办起私塾,为儿子们和侄儿们提供读书的环境,还凭着自己的财力,兴建起品位高雅的住宅群,以积墨楼为主楼,在积墨巷的两边还建有七座住宅。他居住积墨楼,其他七座分别为七个儿子居住。这体现了中国人在丰衣足食之后,讲究的就是居室的传统观念。

        积墨巷位于塱头村中社和东社之间,巷头面南,巷尾在北,北高南低,积墨楼就建在巷尾高地西侧,正对村南面一口大鱼塘。巷西侧是谷诒书室,巷中两边便是他七子的住宅,他的同房宗亲也居此巷。积墨巷的名称则是因主人的积墨楼而得。说起积墨楼的名称也有一段趣事:在建楼时,风水先生建议定为“谷诒楼”,黄谷诒说:“书室可以叫‘谷诒书室’,新宅就不再叫‘谷诒’了。我出世时,家贫如洗,父亲为我起名‘谷诒’,意思是送谷给我(诒,赠送的意思),免我挨饿。现在我不挨饿了,我缺的是墨水(墨因写字用,‘缺墨水’意为识字少),不如起名‘积墨楼’,让后代多读书识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积墨楼三开间两进,正中后间为两层,青砖红木结构,有砖雕、石雕、木雕、壁画等建筑装饰。黄谷诒的住宅群和书室至今尚存,被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

 

赈灾救民,受封“奉直大夫”

 

        “剃刀友”黄谷诒致富后,广布慈心,乐善好施。村里贫苦农民有困难时,他就送谷救济;佃农如遇天灾他便减免租谷,他的善举获得到村民的好评。道光年间,有一次广东大旱,据黄氏族谱载:“赤地千里,灾民无数,黄谷诒带头捐出大量金银给朝廷赈灾。”道光皇帝得知后,封他为员外郎、奉直大夫。

 

(陈棣生)

相关资讯
© 广州市花都区骆秉章研究会   版权所有
  网站备案: 粤ICP备12040536号-1